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运营文库 > 正文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培训(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培训试题及答案)

2024-05-20 10574 0 评论 运营文库


  

本文目录

  

  1. 什么是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2.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3. 什么是CSR体系

一、什么是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是指确保企业履行相应社会责任,实现良性发展的相关制度安排与组织建设,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是一项涉及到企业的远景与使命、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战略,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任务。

  

1、是企业责任管理的主体性内容,即企业自身组织建设、管理价值和管理精神等。一般来讲,企业社会责任的变革与企业组织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2、是企业责任管理的客观效果评价,即要根据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客观评价这种管理活动的效果。

  

一种比较理想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应该是主体性组织建设与客观效果评价机制结合在一起的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日常管理体系,是指把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融入企业运营全过程和日常管理,完善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各岗位的工作职责、管理要求与行为守则。其职能管理支持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科技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和风险控制体系等。企业社会责任日常管理体系是对企业现有的日常管理体系的改进、丰富和完善。

  

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各岗位的日常管理要全面落实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在制度、资源和人员上保障企业运营满足安全、高效、绿色、和谐的要求,确保企业全面、全员、全过程履行社会责任,将企业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需求的满足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工作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二、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是指确保企业履行相应社会责任,实现良性发展的相关制度安排与组织建设。

  

一是企业责任管理的主体性内容,即企业自身组织建设、管理价值和管理精神等。一般来讲,企业社会责任的变革与企业组织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二是企业责任管理的客观效果评价,即要根据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客观评价这种管理活动的效果。一种比较理想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应该是主体性组织建设与客观效果评价机制结合在一起的体系。根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流程所涉及的要素,一般一个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大致应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是指为服务和促进企业全方位履行社会责任而建立的组织机构与运行程序,其组织结构通常包括组织机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企业社会责任日常管理体系,是指把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融入企业运营全过程和日常管理,完善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各岗位的工作职责、管理要求与行为守则。其职能管理支持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科技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和风险控制体系等。企业社会责任日常管理体系是对企业现有的日常管理体系的改进、丰富和完善。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各岗位的日常管理要全面落实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在制度、资源和人员上保障企业运营满足安全、高效、绿色、和谐的要求,确保企业全面、全员、全过程履行社会责任,将企业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需求的满足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工作中。

  

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体系是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相互联系、相互独立、相互补充的一些社会责任指标所组成,主要是用于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绩效来进行评价而提供的一套完善、系统的工具和标准。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运用要求遵循的一些基本的原则:第一是及时性原则。就是指标数据的采集应该根据要求按时进行,保证指标能够及时反应企业各项工作的最新发展;第二是准确性原则。就是企业社会责任指标的采集和处理应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不能随意改变数值的大小,要保证指标能够准确反应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状况。第三是动态性原则。就是指标体系的指标不是孤立不变的,它是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而有所调整和改善,指标要能够反应企业在推进社会责任方面的实际情况。第四是灵活性原则。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工作应该坚持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方针,这指标的运用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把握,区分为不同性质的指标。

  

企业社会责任业绩考核,是指对公司整体、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员工个人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和结果符合职责要求和考核目标的程度进行具体评价与奖惩安排,旨在建立促进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由公司社会责任业绩考核制度和业绩考核程序等组成,是公司业绩考核体系和全员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业绩考核制度,是公司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的机制保障。企业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责任业绩考核体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效果就难以衡量,企业也难以有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和方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难以持续。企业应坚持效果导向,循序渐进,持续改进,完善企业社会责任考核内容、标准与方法,不断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能力。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是指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程序,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渠道,向利益相关方提供必要的信息,并且接受利益相关方监督和管理的运作体系。通过建立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的信息披露渠道,向利益相关方完整、准确、及时地提供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有助于各方形成共识,赢得信任,建设和谐的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的形式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定期全面披露形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过程中,要把企业社会责任内部学习培训、外部对话,包括议题讨论,企业社会责任的优化方案贯穿在整个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和发布过程之中,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机制建设为学习机制、对话机制和改进机制。二是临时披露形式—企业社会责任危机处理。危机处理是指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当中,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特别是企业跟利益相关方之间引发了某种冲突而造成对企业声誉的潜在威胁或者说是一种实际的危害时,企业采取的信息披露形式。主要包括预警阶段、应对阶段、善后阶段的几个阶段的信息披露工作。

  

企业社会责任能力,是指企业实现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或职责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意愿。每个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明确自己对社会责任管理应尽的义务和应承担的责任,并积极地做好它,整个组织管理体系方可有效运行,这就需要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员工的社会责任整体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建立一个好的职责体系通常应考虑四个重要因素:其一,应建立职工社会责任培训体系,将社会责任因素融人所有员工的职责中;其二,建立职责结构定位图,使职员对整个职责系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其三,对职责范围、工作程序、行为指标进行详细描述;其四,还应向承担职责的员工提供必要的权力和保证条件。企业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和资源保障,努力推进全员社会责任培训、加强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建设、开展重大社会责任活动、研发和应用社会责任管理工具、加强社会责任国内外交流以及建立社会责任知识管理体系等重大举措,逐步建立自我学习、持续改进的社会责任能力动态发展机制,不断提升公司及其员工履行社会责任的知识、技能和意愿,在社会责任实践、管理、研究、公益、文化、知识等各个领域增强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是民主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建设,离不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主要表现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民主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民主管理主要有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制度、职工董事制度、职工监事制度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企业民主管理的方法也在发生变革,这种变革意味着企业民主管理朝着制度化、法治化的方向迈进。在当前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中如何确立股东大会与职工代表大会职责权限,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员工参与职工董事制度、职工监事制度的建立,厂务公开与企业内部沟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显得尤为主要。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培训(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培训试题及答案)

  

和谐社会建设要求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近年来在企业管理方面除积极进行IS09000标准、ISO14000标准认证之后、SA8000体系标准认证已成为认证的热点之一。SA8000标准中关于就业歧视方面明确规定,在涉及聘用、报酬、培训机会、升迁、解职或退休等事项上,公司不得从事基于种族、社会等级、国籍、身体残疾、性别、性取向、工会会员,政治归属或年龄上的歧视。目前,在我国各种各样的就业歧视主要表现有年龄歧视,很多单位设定35岁以下为招聘年龄的门槛,使得年龄稍大一些人员流动性难、择业难,出现了中国特有的“4050”现象。性别歧视,目前招聘市场上并不是出于职业资格的缘故,而限定招聘的社会性别,重男轻女现象严重,形成目前就业市场上女大学生就业难和女性下岗职工再就业难的现象普遍存在。户籍歧视,招聘中人为划定本地户口与外地户口,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被分别对待,制定了一系列排斥和禁止外来人员正常就业的歧视措施。学历歧视,招聘中不论工作性质及岗位要求,一味要求高学历,有些以岗位学历不好用为由,将研究生、博士生拒之门外。此外,疾病歧视、血型歧视、经验歧视、姓氏歧视、籍贯歧视、身高歧视、相貌歧视在不同地区、行业不同程度存在,这些现象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讲违反了我国劳动法中的相关规定,是企业不负责任的表现,同当前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距甚远,消除就业歧视为就业者提供一个平等的机会,对于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诚信要求社会成员应该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规章制度和公共秩序并按这些规范行事。企业诚信文化是整个社会诚信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诚信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诚信经营显得尤为关键和必要。企业诚信建立主要体现在管理诚信、市场诚信、财务诚信、技术诚信及道德诚信几个方面。企业信用的缺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干扰了统一、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企业信用缺失是由于企业没有树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诚信观,没有意识到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信用经济,加之由于产权不明晰、信息不对称、政府的干预、法律环境不完善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而诚信意识的缺失是最主要的。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需要企业把诚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让企业员工懂得,以诚信为本是企业的应有之道,要把企业诚信看作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依靠诚信文化建设,促进诚信经营,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提出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时,第一条讲的就是“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第二条讲的是“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是对劳动关系与社会和谐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刻阐述与准确把握。从一定意义上说,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劳动关系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前提,而社会和谐又是劳动关系稳定的体现与保证。劳动关系动荡之日,就是社会不和谐之时。苏联、东欧剧变无不是从劳动关系发端的,教训极为深刻。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首先应表现为协调稳定劳动关系的能力。在我国企业劳动关系基本状况表现在企业多种所有制劳动关系并存格局已经形成,企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得到大力推行,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全国已有许多地区确定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初步建立。当然中国企业劳动关系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国企改制中产生大量下岗职工,造成社会就业压力大,拖欠民工工资问题依然严峻,劳动关系紧张。企业经营者对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重视不够,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或过多地考虑企业利益而忽视了职工的劳动分配或不顾国家利益而发工资奖金等。在当前,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显得尤为重要。

  

生产力要素中,人是最活跃也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劳动者的健康是创造财富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本要求。职业安全健康是保障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OHSAS18000将职业安全健康定义为:影响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和健康的条件和因素。 SA8000对企业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责任提出了较完善的要求。如企业应该提供一个健康与安全的工作环境,并采取适当措施,在可能条件下最大限度的降低工作环境中的危害隐患,以避免在工作中发生事故而危害健康。近来年,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各种危害职工安全与健康的事件有增无减,影响越来越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其背后的根源在于企业只注重经济利益的追求,忽视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建立,尤其是在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加强职业安全与健康,不仅仅是SA8000标准的要求,更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浪费型的消费模式,建立新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资源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绿色产品的认同,产品的环境指标、环境标志、生命周期评价等已成为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环境质量已经变成企业新利润的一个来源。企业新的竞争优势已经开始体现在绿色企业形象、清洁生产、产品的处理和再利用等与生态和环境保护、资源有效利用等一系列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技术开发与管理方面。对于企业来讲,将可持续发展意识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过程是现实的要求。在战略选择上,企业必须从“不得做什么”转向“应该做什么”,应该认识到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并不仅仅是付出,或被动地控制污染,为环境保护尽义务,而应主动地选择清洁生产和环境无害化技术和工艺,最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素质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在管理过程中管理粗糙、经营方式粗放是造成企业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应当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纳入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营销管理各个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有人预言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一些企业实践也表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目标是可以兼容相互促进的。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通过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完善,消除就业歧视,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创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建设,这些是构建和谐社会对企业的必然要求。

  

三、什么是CSR体系

1、CSR体系是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简称,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和员工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

  

2、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

  

3、CSR概念在欧美早已提出多年。像在英国的上市公司,每年都会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欧盟目前的官方定义为“企业社会责任CSR是指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将对社会和环境的关注融入到其商业运作以及企业与其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关系中”。

  

4、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在相关立法中逐步体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如1993年《公司法》制定时虽没有在条文中直接出现公司社会责任,但在第14条第1款条文中体现了公司社会责任的思想。

  

5、在制定相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中,虽然还没有出现“社会责任”一词,但法律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规范已隐约体现于破产法、产品质量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等之中,反映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劳动者的责任、对环境的责任以及对国家的责任等等。

  

6、2002年1月7日证监会颁布的《治理准则》第86条中规定“上市公司在保持公司持续发展、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当关注所在地社区的福利、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问题,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首次在法律条文中出现了公司社会责任这一概念。

  

7、在公司法修订中则在第5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则直接规定了公司的社会责任。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社会责任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