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耳机行业发展程度如何分析(耳机行业发展现状)

2023-10-27 11377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2019年蓝牙耳机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 锂电池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3. 单晶铜耳机线行业发展程度
  4. 传统耳机行业的swot分析

市场调研与分析:全球与中国蓝牙耳机行业

  

近年来,各智能手机厂商纷纷进行了智能手机结构上的改造,取消了3.5mm耳机孔,将耳机孔与充电口合二为一。例如国际品牌iPhone以及中国本土品牌华为、小米等。手机设计上的变革导致充电、听歌无法同时进行的情况直接促进了中国蓝牙耳机市场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蓝牙版本的升级,蓝牙技术在稳定性等方面的不断优化,蓝牙耳机的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大健康”浪潮下中国消费者对运动的重视也直接促进了运动蓝牙耳机的市场需求增长。中国蓝牙耳机市场规模逐年上升,从2016年的8.8亿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40.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6.08%。未来随着中国蓝牙耳机行业参与者的增加及蓝牙技术、耳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预测中国蓝牙耳机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上升,2027年将达到120.9亿美元。随着高保真、立体双声道、降噪、真无线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近几年来全球蓝牙耳机的销量和销售额处于高速增长势态。2020年全球蓝牙耳机销售额达188亿美元,销量为2亿副,同比增长24%。预计2027年将达到411亿美元,预测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1.69%。

  

中国蓝牙耳机市场规模逐年上升,从2016年的1152万副上升至2019年的3924万副,尽管经历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低迷,但中国蓝牙耳机市场随后快速复苏。2020年中国蓝牙耳机市场销售量为5036万副,同比增长28%,2016年到2020年期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44.60%。

  

TWS耳机作为蓝牙耳机销售最火爆的类型之一,疫情下的销量势头依旧强劲;2020全球TWS耳机销售量同比增幅超过33.75%,全年销售量突破1.5亿副,已经成为了智能手机之后的消费电子新热点。TWS智能耳机作为语音交互的重要载体,正在成为智能物联网的新入口,不断向AI、生活、大健康等领域延伸,未来市场空间十分广阔。以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来分析,目前TWS耳机的渗透率不到20%。且随着国内打破蓝牙技术壁垒,华强北白牌TWS加速普及产品打开市场空间,安卓TWS的拐点已至,品牌厂商竞争力开始显现。

  

以上内容节选自《恒州博智信息咨询

   2021-2027全球与中国蓝牙耳机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详细内容请参考完整版本报告

  

按电解质的材料分类,锂离子电池可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由于聚合物锂电池成本相对较高,其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液态锂电池广泛应用于动力汽车领域,在动力汽车应用领域方面,聚合物锂电池正处于商业化进程中。随着技术突破以及规模化生产的实现,聚合物锂电池成本有望迅速降低,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锂电池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宁德时代(300750.SZ)、国轩高科(002074.SZ)、亿纬锂能(300014.SZ)、德赛电池(000049.SZ)、南都电源(300068.SZ)等。

  

本文核心数据:电池厚度、重量、容量、内阻、循环次数、渗透率等

  

锂离子电池可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使用的电解液一般由有机溶剂和溶解于其中的锂盐组成,目前使用的有机溶剂主要是碳酸酯类化合物(分为PC基和EC基两大类)。

  

锂离子电池可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由液态锂离子电池发展而来,聚合物电解质除有机溶剂与锂盐外,还包含纯固态/凝胶型聚合物。

  

两类电池材料的区别主要在于电解质

  

由于液态锂离子电池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所用的正负极材料相同,区别主要在于电解质,液态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为液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为半固态胶体或纯固态。

  

电解质材料的不同对两者外壳的材质,隔膜以及集流体的选用均产生影响。与液态锂电池比较,聚合物锂电池外包装采用了更薄的铝膜,比钢壳、铝壳更薄,不过,在电池厚度相同的情况下,聚合物锂电池的材料成本与液态锂电池接近,但工艺成本比后者高很多;

  

在聚合物锂电池中,电解质起着隔膜和电解液的双重功能:1)像隔膜一样隔开正负极材料,使电池内部不发生自放电及短路;2)发挥电解液的作用,在正负极之间传导锂离子。

  

聚合物锂电池的厚度理论上可达到0.5mm,符合手机对电池厚度在4mm及以下的要求;聚合物锂电池与液态锂电池相比,在同等容量下重量更轻,在同等尺寸下容量更高;聚合物电芯的内阻可达35mΩ以下,极大地减低了电池的自耗电。

  

相比于液态锂电池,聚合物锂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可定制程度更灵活、重量较轻、安全性较高。不过,由于其成本相对液态锂电池来说较高,因此,聚合物锂电池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

  

液态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3C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工业市场等领域,凭借性价比优势,在便携式电脑、摄录相机、规模储能等市场得到应用。随着液态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提升,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如电动工具,电动玩具,电话及家用电器等。

  

聚合物锂电池具有薄形化特征,从而可以配合产品需求。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手机、蓝牙耳机、笔记本电脑等。随着其技术的不断成熟,价格不断下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潜在应用领域包括电动汽车、小型电台及对讲机、电动自行车、军事领域等。

  

根据高工锂电数据,聚合物锂电池在动力汽车领域的渗透率较低,2020年,液态锂电池(圆柱与方形电池)在动力汽车领域出货量占比达90.5%。在动力汽车应用领域方面,聚合物锂电池正处于商业化进程中。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目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大部分处于实验室中试阶段,其成本相较于液态电池仍不具备可比性,但伴随着技术突破以及规模化生产的实现,其成本有望迅速降低。以PEO或类PEO为基膜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有望加速推进商业化进程,从而带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渗透率的提升。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单晶铜耳机线行业发展程度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单晶铜耳机线是指由高纯度无氧电解铜制成的耳机线材料。与普通铜线相比,单晶铜线具有更高的电导率,音质更加真实自然。在高端耳机领域,单晶铜线已经成为了音响爱好者们比较青睐的材料。随着音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对音质追求的提高,单晶铜耳机线的市场需求也将持续增长。截止2023年5月23日,国内外已经有不少企业和品牌开始生产和销售单晶铜耳机线,如索尼、AKG、Shure等知名品牌均有推出相关产品。此外,国内也有不少耳机线厂商在单晶铜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发,例如东莞市大科金属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百蒂电器有限公司等。总的来说,单晶铜耳机线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随着高端音响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提高,单晶铜耳机线市场未来仍有不小的发展空间。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耳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相对于手机和电脑整机而言,耳机生产的投资较小,中国中小型企业纷纷加入这个行业,大多从事制造价格低、生产周期短、流通快的产品,市场上的各种低档耳机价格从5元、15元到百元的,琳琅满目,鱼目混杂,低端耳机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激烈。有实力的企业纷纷转向中高端市场和功能型细分市场。

  

在全球耳机需求竞争中,美国、新加坡是中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另外,在不同地区的竞争对手也有所不同,如在香港市场主要对手是美国和日本,在美国市场主要对手是台湾和墨西哥。

  

整机厂商凭借资本和技术优势进入中高端耳机市场,整合产业链优势,对众多中低端厂商的生存构成威胁。如HTC计划斥资3亿美元收购耳机厂商Beats Electronics的大多数股权,以便提高HTC手机的音质。Beats耳机的价格在150~300美元之间,要普遍高于苹果iPod和iPhone的耳机。电声设备企业凭借现有技术优势拓展耳机业务,如漫步者收购日本知名耳机品牌STAX,提升综合竞争实力。从2004年漫步者开始运作耳机项目以来,通过不断的摸索,逐渐掌握了耳机的设计研发能力,特别是一些核心部件的技术和制造能力。与之伴随而来的,是市场销售额的大额提升。2009年,漫步者耳机销售收入猛增64%,呈现出良好的上升势头。

  

耳机与音箱都是音频产品,但在工艺制造方面,它们存在很大不同。音箱体积大,在各个方面可发挥的余地大;耳机看似小巧,容易制造,但其实在某些地方的技术要求反而更高。

  

室内影音娱乐需求的发展使得音箱需求有所提升,因为其效果更好,同时可以避免佩戴耳机带来的不便。一些音箱企业推出面向中低端市场的小型化、个性化的音箱,对部分耳机市场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从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制造”凭借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制造能力吸引了全球耳机制造行业将生产基地放到中国,生产中低端耳机。2011年中国耳机市场份额达到32.8%。相对地,欧美国家将高端耳机的生产放在本国。但近年来其国内经济不景气,经济增速远低于中国,欧洲危机又进一步降低人们的消费信心,因此美国、德国、日本等全球知名耳机品牌生产国家市场份额近年来有所下滑,市场份额比重分别为13.6%、5.3%和7.7%。

  

美国在经济发展程度和耳机技术研发上要领先于其他国家,除在美国本土销售的中小耳机品牌外,其畅销世界的耳机品牌中被业内熟知的就有五、六个之多,如高斯(KOSS)、歌德(GRADO)、舒尔(SHURE)、爱丽丝(ALESSANDRO)和音特美(ETYMOTIC)等,相对其它国家品牌较多。时下流行的动圈和动铁单元入耳式耳机的高端产品几乎都来自美国。美国的耳机产品大都风格相近,比较注重耳机中低频的表现和播放音乐的整体协调性、分离度等因素,较多的适用于摇滚、金属类音乐。

  

上世纪末,日本随身听耳机领域,索尼几乎所向披靡,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松下由于本身的研发能力限制,只能靠一些独特的外形设计吸引眼球。原来曾与索尼并肩的另一随身听厂商爱华也由于经营不善被索尼[1]收购。目前在日本市场,铁三角的市场份份额已经远远超过索尼,但在中国市场,铁三角的知名度仅限于高端市场,被众多发烧友知晓。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STAX耳机品牌是世界上最有名望最具影响力的静电耳机制造商,号称日本的半个HI-END品牌,STAX的静电耳机价格合理,声音轻盈柔和,富有飘逸的美感,具有丰富的细节。

  

日本的半导体供应量占全球的20%,在部分电子零部件领域更是全球主要生产商;而香港、台湾和中国内地以及韩国不少电子生产商均依赖日本生产的零部件,因此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对全球电子行业产业链影响极大,耳机产业当然也在其中,本土耳机减产和消费低迷使得日本耳机在全球份额有所降低。

  

相较于欧洲其它国家,德国耳机市场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刺激下发展良好,主要得益于其耳机三大知名品牌——森海塞尔(sennheiser)、拜亚动力(Beyerdynamic)和德国歌德(MB

  

QUART)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在德国耳机市场,专用于便携式媒体播放器、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的耳内、迷你耳机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而传统的耳机,作为户外装置越来越普遍,这要归功于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