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屏幕行业未来发展(屏幕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2023-10-27 9190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未来的手机屏幕有何发展趋势
  2. LED显示屏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3. LED显示屏的发展前景如何

现在手机屏幕的发展可能是当前的热词了,一开始三段式的屏幕,再到长比例的全面屏,再到刘海屏,再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发展可谓是一步一台阶,步步挑战着我们的视觉。

  

记得我上初中时,那时还没有像现在所谓的智能手机,那时用的手机我记得就像现在的老年机一样,系统之类,屏幕简直不堪入目,不过在那时,有个那样的手机可以上网,聊QQ还是很满足的。

  

手机一路走来,从iPhone的第一代的出现开始,所有的功能都集中在了一块屏幕上,屏幕渐渐地从单纯的“看”的功能·,进化到了“触”,随着屏幕从3.5寸开始,屏幕迅速变大。

  

其实马上就有人就意识到了屏幕变大的好处,越大的屏幕带来了更好的体验厂商也在尽力提升屏幕面积,但还是不能尽如人意,屏幕开始逐步变大,手机屏幕也在一步一步逐步提高面积。

  

其实苹果一直是领导者,一直标有旗杆式的领导,像我国的很多手机厂商都会跟随iPhone的设计潮流,从而进行再设计,像是iPhone5s的后背三段式设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引领设计潮流,国产很多手机厂商都在效仿iPhone5s的设计,我们甚至在2018年的今天都还可以看到三段式后背设计的手机,所以iPhone的设计在当时手机设计领域都是标杆式的引领作用,只可惜iPhone在屏幕上并没有做太多的文章。

  

由于iPhone并没有在屏幕设计上做太多的文章,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包括国产手机在内的手机屏幕设计都类似于后背的“三段式”设计(喇叭感应器等+屏幕显示区+下巴),这样的设计当时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因为iPhone作为一个设计标杆,在当时一直引领外观设计,其实从iPhone5s到iPhone 8这好几代产品,iPhone在屏幕设计上都没有做太多的文章,这也是屏幕的外观设计为什么一直没有太多进步的原因。

  

直到一张网传图流经各大媒体网站,“无边框”屏幕这个词被炒作了起来,很多手机厂商开始做无边框屏幕,但是真正做到无边框手机屏的手机厂商少之又少,在我印象里也只有努比亚做到了,而其他很多手机厂商也只能做到视觉上的无边框设计。

  

记得当时的HUAWEI Mate 7的屏幕设计当时也是火了一把,它的外观设计当时可以说是标杆式的设计,很多手机厂商当时也都模仿当时的设计,当时的Mate 7确实还是有点味道的。

  

当时这种屏幕确实还是在当时引起了一波设计潮流,屏幕视觉感受确实还是很不错的,直到努比亚Z11的降临。“无边框”屏幕才算是真正实现了,不过这种“无边框”屏幕也只是风靡一时。

  

“无边框”屏幕并没有像想像中的那样火,一段时间过后,三星便研发并推行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曲面屏技术,各大厂商纷纷效仿,但苹果还是没有去效仿。虽然曲面屏技术带来了更加浸入式的体验,但是没有一种整体的感觉。

  

然后各家厂商又开始学三星做曲面屏,曲面屏幕当时的成本还算比较高,所以模仿的厂家还是比较少,毕竟成本高,很多手机厂商还是不愿意去花高价钱用在屏幕上,虽然当时的曲面屏还是很火的,但是,很少手机厂商生产,也只有小米Note 2等稀数手机用上了曲面屏。

  

2016年10月25日,小米MIX全面屏手机成功发布,手机一经发布便震动了整个手机科技界,小米将概念变为了现实,也是首次提出了全面屏的概念,小米一扫之前的颓势,开启了手机的全面屏时代。任何一个行业的先行者都要承担莫大的压力,小米作为敢为天下的先驱者,让谷歌改变了对于屏幕宽高比的限制,给后来的一系列全面屏手机的问世铺平了道路。“全面屏”这个词便到来了。

  

其实,夏普是首先使用了现在被称为全面屏的技术,2014年 8月,夏普发布了主打「全面屏」的 AQUOS Crystal,其取消了听筒,利用屏幕震动进行传声,同时把前置摄像头等传感器移到了手机下方,从而大大提升了显示面积,屏占比高达 78.5%。此外,还借助特殊的切割技术,对屏幕进行斜面切割,从而让 AQUOS Crystal的三条边看上去就像消失了一样,但因为当时市场被曲面屏把控,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次大胆的尝试,也由于技术的限制,夏普的手机用户体验很差,如昙花一现。

  

所以,在那个时候,全面屏并没有被消费者所认同,所以也就把全面屏这个词留给了小米。

  

全面屏这个词在时下是最流行的手机热词了,所以iPhone也坐不住了,iPhone X的问世,又将全面屏带到了“刘海屏”。

  

iPhone X问世之后,为了满足高屏占比,很多手机厂商又开始模仿iPhone X的“刘海屏”.

  

其实iPhone的设计确实有它的设计所在,之所以会设计成刘海的形态,是因为确实需要这块刘海区域,毕竟刘海部分,正如官方的介绍所说:区域虽小,科技俱全,在刘海区,都是感应器等。

  

所以各家手机厂商又开始效仿iPhone X的刘海屏幕设计,但是确没有人能做到和iPhone X一样没有下巴,像是国产手机中便又开始流行“刘海+下巴”的设计,因为“下巴”与屏幕的封装方式有关系,一般手机厂商并不想在屏幕上花费太多的成本,所以便做不到像iPhone X那样没有下巴。

  

现在的国产手机为了跟随iPhone的脚步,在设计上仿佛找到了一条捷径,但是这种设计到底值不值得这样去做,确实有待于商榷,我认为“刘海+下巴”的设计真的是太丑了,这种设计真的是很多人无法忍受,所以我认为需要融入自己的创新。HUAWEI P20 Pro在今年确实是一款比较不错的国产手机,但是,在屏幕的设计上,真的是无法让人忍受,这种设计确实很令人难以招架。

  

不光是P20 Pro这款手机是这样,国产的很多手机都是这样的外观设计,很是令人心酸啊,有人喜欢有人厌,看多了就好了。

  

未来手机屏幕的发展可能还是以iPhone的设计潮流为基准,其实手机已经正式进入了全面屏时代,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之后手机厂商将会把手机屏幕的屏占比进一步提高,最终用屏幕100%覆盖整个手机。

  

手机屏幕未来朝着高分辨率发展?

  

其实手机有可能会上4K,4k分辨率屏幕下显示的内容接近1080P全高清屏幕的4倍

  

首先,我们从最简单的屏幕分辨率讲起。我们经历了屏幕分辨率的一路飙升,而这也就意味着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时间的演进,同尺寸的屏幕可以具有更多的像素数。

  

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屏幕分辨率从低到高主要有

  

1280*720(720p/HD)、iPhone的1334 x 750、1920*1080(1080p/FHD)、2560*1440(2K/ Quad HD)、4096 2160(4K/Ultra HD),选择不可谓不多,但哪种最才最适合普通消费者使用呢?

  

衡量一块屏幕的显示精度,分辨率只能算是一方面,因为我们还得考虑屏幕尺寸。

  

我们用ppi来代表像素密度,ppi数值则意味着每英寸包含多少个像素点。

  

4.7英寸的iPhone像素密度326ppi,这也是苹果定义的视网膜屏幕。意思就是在一定的观看距离上,人眼分辨不出屏幕的像素点。

  

虽然这个数字并不准确,但对于要求不高的用户来说够用。5.5英寸的1080p屏幕像素密度401ppi,对于不挑剔的用户来说就已经足够清晰。

  

那么5.5寸屏幕分辨率上2K或者更高的4K有必要吗?

  

其实以20cm的观看距离来说,人眼分辨1080p和2K的精度差距并不大,单纯的给出一块小尺寸的1080p或者2K屏幕,也很难分辨出它到底是什么分辨率。而且高分辨率意味着高耗电、处理器的高负荷,这也是目前还有不少厂商不愿意上2K屏幕的原因,毕竟对续航和发热控制都是考验。

  

当然高分屏也有其存在的道理。索尼Xperia XZ Premium的4K屏幕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早在Xperia Z5 Premium上索尼就开始在4K领域试水,但当时的4K显示还过于超前,只能在照片、视频中开启4K,被诟病很久,虽然索尼后来开放了全局4K,但是依然没有让用户们满意。

  

综上,手机屏幕分辨率并不是越高越好,选购手机要看需求。对于一般的用户来说,1080p的精度已经足够,而且省电、对CPU的负荷低。当然,高分屏还是有必要的,还是视情况而定吧。

  

接下来的手机应该会朝着全面屏的方向发展,而且是为了100%的屏占比,像是最近发布的vivo NEX和OPPO Find 7等两款手机,这两款手机就是典型的代表,未来可能会朝着这样的走势进行发展。

  

近年来,手机显示屏的发展变化很大,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尺寸,从2.4英寸到3.5英寸,从3.5英寸到4.0英寸,直到现在,智能手机的屏幕基本都是6英寸起步了。

  

手机屏幕的尺寸和平板电脑的尺寸出现了头尾重叠,如果超过7英寸,就失去了手机的一个重要特性:便携。

  

所以我判断,未来全球手机显示屏的发展趋势不会一味的改变尺寸,而是在屏幕属性和屏占比上做出创新。

  

手机屏幕发展至今,经历了几个阶段:黑白屏、多彩屏、彩屏。

  

我们现在使用的LCD屏和OLED都属于彩屏范畴,只是屏幕材质、发光方式,还有色域和亮度等参数较以前的彩屏做出了改变和升级。

  

手机屏幕的显示效果直接影响了手机的感官体验,所以屏幕分辨率、亮度、色域等参数,必然是手机屏幕发展的重要技术升级。

  

拿分辨率来说,曾经iPhone的326PPI都称之为“视网膜屏幕”了,如今放在2K分辨率的手机屏幕旁边,326PPI的iPhone屏幕,明显可以看出颗粒感,这就是手机显示屏发展的体现之一。

  

手机是便携式设备,集成了通讯、办公、娱乐等多种功能,手机的屏幕越大,带给用户的体验就越好,但手机终归是一个便携式数码产品,如果体积太大,就失去了手机原有的特性。

  

所以手机想要留住便携的特性,还想加大屏幕,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的感官体验,只能在屏占比上下功夫。

  

目前的全面屏手机,还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全面屏,挖孔、水滴、刘海、药丸、瀑布等屏幕设计,都是往真正的全面屏设计靠拢,达到90%屏占比以上的手机,在当下已经很贴近“全面屏”了。

  

但如今的屏占比还远远不够,屏下摄像头技术将会是下一个手机屏幕发展的转折点,试想一下,不足1mm的屏幕边框,搭配骨传导听筒和屏下摄像头,手机拿在手里就像单独的显示屏一样,那科技感,不正是我们心中真正的全面屏手机吗?

  

所以很多概念机都不是随便设计出来的,里面包含了用户对手机的向往,也给了手机厂商一个明确的追逐目标,手机屏幕的屏占比,必然是未来手机显示屏发展的重点之一。

  

近两年,“高刷屏”这个词汇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高刷屏指的是高刷新率和高触控采样率的屏幕,屏幕刷新率决定了视觉体验,触控采样率决定的操作体验。

  

就目前而言,90Hz的屏幕刷新率、180Hz的触控采样率已经足够使用了,因为电池技术的束缚,更高的屏幕刷新率和触控采样率并不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所以手机的各项技术发展趋势,都是有连带关系的,手机的电池技术和屏幕性能参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各厂手机的屏刷和触采都在往一个新的高度发展。

  

未来手机的显示屏,屏幕刷新率和触控采样率的提升,必然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全球手机显示屏未来的发展趋势,预计有以下三个方面。

  

手机屏幕的发展趋势,谁也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因为手机显示屏的主流供应商不多,在某种意义上,屏幕供应商决定了屏幕的发展趋势,如三星。

  

所以我觉得,全球手机显示屏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在技术方面进行提升,而非尺寸,在这里我有一个小小的预感,未来6英寸的手机屏幕或将成为主流的屏幕尺寸,你们觉得呢?

  

从3月发布的几款手机看,以下几种趋势势不可挡

  

1高刷新率 120hz以上的屏幕,带来流畅,没有拖影的游戏体验。

  

2原色屏屏幕颜色与印刷品颜色接近比如 oppo find x2和小米10 pro的色差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专业显示器屏幕

  

3柔性屏用于折叠设备。同样尺寸的屏幕,能带来一倍的显示面积提升,最近两年设备不多,主要是价格过高的原因。

  

脑洞大开,以下几种屏幕也值得期待

  

1太阳能屏幕只要手机拿出来,屏幕自动为手机充电,解除电池电量的限制

  

2超高分辨率屏幕大于500dpi的屏幕,已经超过人眼识别的边界,但在vr等产品上,会有不错的体验

  

3裸眼3D屏幕屏幕可以显示3D素材,不适用3D眼镜也能该收到3D的效果。

  

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日新月异,在现在舞台演出中,利用LED电子显示屏进行舞台活动已经屡见不鲜。在国外,捷克舞美设计家斯沃博达以运用影像进行舞台营造而著称,他对影像的运用已经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峰。现在在国内舞台演出中运用LED电子显示屏已经非常频繁。它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可以模拟实景,再现自然。也可以出现效果图像,还可以用来展现资料等等。它有传统布景所无法比拟的灵活性和虚拟性,又有灯光系统所具备的部分光源特点,如大屏幕是利用发光二极管制作,通过本身的光源性能摸拟出现形态迥异的现实空间造型,还能表现出灯光的光效效果。它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已经很难用传统的布景或者灯光来界定它,就象用电脑灯打在天幕上的图案所形的效果一样,具有相类似的特点,目前还没有新的术语来描绘它,姑且也称之为“光景”吧。在国内早期的舞台演出中。LED电子显示屏最早是仅仅作为展现视频资料,同步视频图像为主。在当时的舞台演出中,舞台工作者并没有将其纳入舞美的范畴,只是因为显示视频图像而存在,但是随着对其新鲜感觉的消失,对于我们观众已经形成了审美疲劳,当时此类用法在国内演出中已经泛滥。随着演出交流的发展,舞台工作者演出观念的变化,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在某些演出中,LED电子显示屏已经作为舞台美术中极其重要的构成元素出现了。观众从影像中所获得的信息要远大于传统舞美布景和灯光等机械的物理载体所表现出来的信息。在影像中,我们所看到的并非仅仅是影像设备所模拟的各种效果,它把我们带进了我们可及的范围--并不一定是手臂可及的范围,也可以是思维,意识,观念或是其他抽象概念上的某种可以知的范围。例如在2004年的让雅尔紫禁城电子音乐会中,利用影像设备所投射的巨龙图案,覆盖在舞台后区的巨大装置上,所传达出的感觉是现代元素与演出环境(紫禁城)完美的结合。宛如一条巨龙在古老宫城中的游弋,在陌生而悠扬的音乐声中,它让我们感觉到的不仅仅是伴舞般的烘托气氛,看到那熟悉的龙形在空中穿游,我们应该想到的是更多更多。伴随着影像设备的技术发展,使以前传统布景所无法实现的景像自如变化,在LED电子显示屏用来显得轻松自如。如2004年,央视的《百年小平》,《春节晚会》等大屏幕的使用,已经充当了相当的布景功能。在演出中,大屏幕出现与演出节目相匹配的画面,代替了布景功能。但它是由影像设备所营造出的虚拟画面,它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它比实景更有气氛。传统舞美布景是用具体的物质材料构造,具有可视的外部样式,给观众以实体般的感受。而影像画面的感觉是介于写实与写意之间,用真实具体的虚拟图像来表达意图,。根据节目的内涵和意义对影像画面进行提炼,选取相匹配的画面来表现,不但给观众带来新的审美享受,而切形成了新的审美期待和审美联想。在国内的演出中,也有乱用影像设备,影像的运用游离于节目的剧情之外,进行的是毫无意义的堆彻,现场画面无节制的叠加等等它带给我们的不是赏心悦目,而是杂乱无章。它忽略了对于观众的互动性思维,没有形成有效的反馈,造成了我们的审美疲劳和视觉污染。这点尤其值得影像工作者的注意。

  

——原标题:2018年中国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OLED及QLED或将成为技术主流方向

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基本概况分析

  

液晶显示模组,是指将液晶显示面板和相关的驱动电路、背光源、集成电路等组件组装在一起而形成的模块化组件,其结构随下游产品应用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近几年,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触摸屏在液晶显示器中,特别是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器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触控一体化液晶显示器模组还包括触摸屏这一结构。

  

液晶显示模组产业链分析:材料端盈利能力强,国产崛起撬动产业版图

  

从产业链来看,液晶显示模组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基础材料、中游面板制造以及下游终端产品。其中,上游基础材料包括: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驱动IC、背光模组、导电银胶、光刻胶等;中游面板制造包括:列阵(Array)、成盒(Cell)、模组(Module);下游终端产品包括:液晶电视、电脑、智能手机、数码相机、车载显示以及医疗仪器等。

  

从液晶显示模组产业链的毛利率分析,构成了著名的理论“微笑曲线”:产业链的毛利率呈现U型,左边高毛利率的是上游基础材料(40%以上毛利率),中间低毛利率的是中游面板制造(10-20%的毛利率),右边较高毛利率的是下游终端产品(毛利率20-30%)。

  

“微笑曲线”主要是由于技术壁垒和竞争格局而产生的。产业链上游基础材料技术门槛极高,大多被日本、韩国、美国等少数公司垄断,造就了产业链上游高毛利的现状。而中游面板制造半壁江山被韩国掌控。从中国大陆加入争取市场份额的战争以来,中游的竞争格局变得更加激烈。下游应用领域较广,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毛利率处于中游水平。

  

国产的产业平台为上游原材料企业开辟出生存空间,使我国大陆自主的材料研发体系有了进入上升循环的机会。尽管目前上游材料仍然由欧美、日韩企业主导,我国大陆产品质量与国外材料尚存在一定差距,市场份额较少,且集中于中低端领域,但在全产业链大力投资、国家政策支持、国产企业坚持研发创新的情况下,市场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2018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将超7400亿

  

受惠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2011-2014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突破7500亿美元。受累于产能的缩减以及显示技术更新换代,2015-2016,全球液晶显示模组市场规模有所下降,2016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170亿美元。2017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为7125亿美元。随着液晶显示模组下游终端产品等产品的产量增长,对于液晶显示模组的需求也随之扩大,预计2018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450亿美元左右。

  

2011-2018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中国液晶显示模组行业产量统计分析

  

液晶显示模组作为众多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越来越多的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电子厂商将其液晶显示模组的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大陆,使得中国液晶显示模组的产能每年以几何级数在上升。2009年以来全球80%以上的液晶显示模组产能由中国大陆提供,而其中华南地区扮演了为重要的角色。从国内液晶显示模组行业产量情况来看,2011-2014年整体处于持续上升区间,2014年,国内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出货量达到84.46亿套。2016年,行业产能有所调整,液晶显示模产量出现下降,为55.25亿套。2017年,液晶显示模组的产量略有上升,达到55.65亿套。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的产量增长,对于液晶显示模组的需求也随之扩大,预计2018年,中国液晶显示模组行业产量将达到67.5亿套左右。

  

2011-2018年全球液晶显示模组行业产量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中国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京东方营收及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行业头部效应明显

  

国内液晶模组企业数量众多,与液晶面板相比,液晶模组技术壁垒较低、投资金额较少。国内有很大一部分手机液晶模组企业分布在以深圳为代表的华南地区。2017年以来,全面屏是智能手机最大亮点,很多液晶模组LCM企业都在积极投产,甚至已经开发量产18:9全面屏。

  

从出货量看,2018年6月液晶模组TOP20企业出货量超138KK,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京东方、天马、中光电。其中,京东方以26KK的出货量占据榜单首位。

  

2018年H1中国液晶显示模组企业出货量TOP20统计情况

  

从产能情况看,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共有39条LCD产线,而自2017年以后,大陆建成或在建的LCD产线基本为8.5代线及以上,包括预计2020年投产的京东方10.5代线和预计2019年投产的华星光电11代线。过去几年我国大陆产能扩张迅速,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考虑到落地产能的逐步爬坡和未来新建产能的增量,预计未来3年中国大陆LCD产能面积增速有望在10%以上。而面板产能的增长料将进一步带动材料的需求,国内面板厂商的扩张有利于材料的国产化。

  

从上市公司的营收来看,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京东方以694.64亿元继续占据第一的位置,欧菲科技、深天马、东山精密以及合力泰增长势头强劲。行业头部效应凸显,排名前六企业的营业收入占比达到了86%。

  

发展趋势:液晶面板大尺寸化成趋势,带动行业高世代线投资

  

2017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平均尺寸为44.3英寸,预计至2020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平均尺寸将上升至48.5英寸。而更大的面板尺寸则意味着更多的材料用量。目前,三星的所有液晶面板世代线产能中,8代线占比高达65%,而其他地区的不同世代线产能中,10代及以上的世代线产能占比5%,8代线产能占比46%。未来,预计全球液晶面板厂商将加大高世代线的投资建设。

  

2017-2020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平均尺寸统计情况及预测

  

2010-2020年全球大尺寸面板产能统计情况

  

目前全球LCD产业向8.X代线和10+代线迈进,高代线的发展也为大陆工厂赶超韩、台企业的契机。从切割效率来讲,8.5代线切割65寸电视可以采用66寸+32寸电视套切,实现94%的切割效率;10.5代线切割55寸、65寸和75寸电视都可以达到90%以上的切割效率。随着高清大尺寸电视的普及,55寸、65寸和75寸电视将逐步成为主流成品,而8.X代线和10+代线具备大尺寸的经济切割效益,因此高代线在未来竞争中更具优势。此外,韩国三星及LGD将重心从LCD逐步转向OLED,因此从2017年已建成的8.X代线及未来规划投建10+代线等高代线来看,大陆已经占据领先的位置。

  

在技术发展趋势方面,液晶显示技术在最近十年内成为了市场中的主流,完全代替了传统的CRT显像管技术。未来OLED和QLED或将成为液晶显示器行业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