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虚线(一般填颜色时用)
1. 画虚线→先选颜色上的单线填色→在点击线条按空格键再画;
图像填色
1. 虚拟雕塑工具→选中图片(把图片框起来);
2. 模型→新建模型→右边确定;
3. 模型→调整步长→顶点数(用来控制线条的粗线)
顶点数=XY步长(一般150万-200万看电脑来决定)→确定;
4. 颜色→单线填色→点所需颜色到颜色栏目中选;
5. 种子填色: ①不同的区域要填不同的颜色;
②描线业一样不同的区域要把它切断;
6. 种子填色也可用快捷键:按Ctrl+左键(快速填色);
7. Z是返回键; 【只能返回一步】
【N:取消颜色;Shift+Z:单线填色;Shift+X:种子填色】
限高保低
如我做4毫米,量比如6毫米,应限高保低→到选项→限高保低→限高填上→确定
冲压
1. 选好填色后的图片;
2. 塑雕→冲压→右边的颜色(外)一般为黄色→冲压深度(一般3-4毫米看客户的需求而定);
3. 按鼠标键点底色(黄色)一下同时按Shift键,把黑的颜色扫一遍(左键)→右键结束;
4. 选项→地图方式显示(有颜色图像=选项的图形方式显示);
5. 雕塑→去料→限高(不一定)→颜色模板(颜色内);
6. 按Shift键把鼠标放在最高的地区内;
7. Ctrl+右键是对去料过的高度(深度浅的查看);
8. 返回按鼠标右键到俯示图;
9. F12全屏观察;
【冲压:Shift+R ; 去料:Shift+W; 堆料:Shift+Q ; 磨光:Shift+E】
刀的区别
1. H—对刀的现实与隐藏
2. E—隐藏线条与线条显示;
3. R—隐藏模型;
4. N—取消颜色;
5. G—隐藏颜色;
6. Z—可返回一片;
7. Shift+B—看到图形 Shift+N—地图方式显示;
8. A—指刀的直径(圆圈)放小 S—指刀的直径(圆圈)放大;
9. Q—指刀的浅度 W—指刀的深度;
10. D—指刀的窄度 F—指刀的宽度;
注意如下:
1. 如果冲压错误了,再重新回到冲压→颜色内→按住Shift键用左键点击一下所需区域;
2. 如果去料错了要重新开始:雕塑→冲压→右边的颜色内→冲压深度(如3mm```)→按住Shift键点击一下左键,松开Shift再点一下左键→右键结束;
3. 如图在进了模型后跑掉图片→右边上的眼睛点一下;
4. 如两种颜色有毛刺时→雕塑→冲压→颜色无效;
颜色被取消后补修的方法
注意:取消颜色→N键
步骤:1.先把窗口缩小到下面的任务栏中;
2.打开以前那幅有颜色的图片→模型→存为位图→保存(打名字)→右边确定→关掉 这个窗口;
3.打开失去颜色图片的窗口→模型→加载模型颜色→打开刚才所保存的图片;
三角刀
1. 导动—导动去料;
如果全部集合,先点线一条另按(Shift+左键)点完叶茎的线→导动去料→调好刀的深浅→右边颜色模板内→笔画类型选好→中茎点依稀;
如果不集合:导动去料→调好刀的深浅→右边颜色模板内→笔画类型选好→再选中线条(按Shift+左键)点一下直到点完为止;
如果想把所有的线条方向调成同意方向,可以如下操作:变换→调整方向
磨光(也就是打磨)
1. 效果→磨光→高度模式:任意选(1.去高补低2.反补低3.反去高)→颜色模(颜色内)→磨光力度挡住:任意选(1.慢(细)```5.快(粗));
2. 如叶子一般要保留硬边;
祥云浮雕
1. 祥云浮雕(必须有颜色)→几何;
2. 高度(不能大于板的厚度如3mm)相当于你填的数字;
3. 基高(不能大于板的厚度如3mm)且小于高度;
4. 拼合方法→关闭→反在流动层上比较→点两边线条点左键(右键);
5. 没有冲压可用取高(可做取代:两边低、中间高);
6. 冲压过用取代(也可用切除、取低、叠加);
1.取代:1.中间高、两边低→左键(先点中间,再点两边)→确定;
2.一边低、一边高→左键(先点高(中间)再点低)→确定;
冲 2.取高:1.两边高、中间低→点中间,再点两边(不过高度用负数如高-0.8;基高2.2,总板厚度是3mm);
压 3.叠加:1.一般叠加(基高填底的数字)高度不填;
2.高度填的话(要用负数),中间低,两边高—先点中间,再点两边;
过 4.取低:1.先切断同一区域的线条(先点低再点高)效果为一边高,一边低;
5.切除:1.切取跟取高,取代恰好相反,材料越去多的是低;
用 2.两边高,中间低不用填基高(为0)只填高度(一般点高线);
7. 祥云浮雕卡位的话按空格键一下;
8. 注意:1.不重叠的叶子,基高或高由自己填;
2.重叠号几个就要分出基高,比如(2片叶子基高是1.5,高度为0.8可中间低,两边高一先点中间后点两边)要低于前片叶子基高和高度(第1片基高为2,高度为1);
3.祥云有些不能做,用去料之后用磨光,保留硬边;
注意:在未冲压过并用祥云时基高为0,只填高度用叠加;
博古(门窗比较多直线多)
1. 导出图片→绘制→直线→在到视图里的端点,正交捕捉点打开→画在博古上(外围尺寸在原图的边框上);
2. 再在点一下绘制下面的“+”直线→再点绘制→直线→ 刚才的端点上画一条直线(稍长点);
3. 测量→两条角度→分别点两条直线(从上到下拉)→看下面的角度(两直线夹角);
4. 选中图片(点击一下)→专业功能→图像处理→旋转→自定义制度→填入刚才测量的角度→再选角度(顺或逆)→确定→右边加锁→已选图像加锁→点右下角的矩形框在博古上框;
5. 测量→距离→测量所画矩形到博古线条的距离→编辑→单线等距→偏移距离(填好测量的数字)→确定;(出现小箭头上点上,下点下)
6. 再测量→距离→点花的距离→编辑→单线等距离偏移距离→确定;(出现小箭头上点上,下点下)
7. 绘制→直线→画两条垂直线(90)交叉线条(+)→编辑→单线等距(如1.6mm测量距离)→次数(7)→确定→分别点直线如箭头,竖线(总共有8次);
8. 编辑→单线等距→次数(5米)→确定(总共6次);
9. 把线条全部集合→按Shift链一次完成再点一下集合→给线条上色;
10. 把线条全部移到与博古相应的位置→按左键结束;
11. 绘制→直线(垂足点打开其余关闭)→照着博古画线条(要一笔画成)→再点画好图形集合→移到空的地方→删除线条;
12. 编辑→单线等距→偏移的距离(如1.6mm)→1次→确定→点直线再点箭头;
13. 在图形上画直线→再单线等距(改为一半)如16/2(0.8mm)→确定→点直线朝箭头→延伸→再把图形(集合)→变换→平移→右边的复制图形(打√)→从最左边到右边拉拉完为止;
14. 也可用把图形(集合)完→变换→列阵→矩形列阵想填几个就填几个→确定;
15. 图形集合→变换→复制图形打√→等中点出来往上拉复制了四个;
16. 再把复制好的图形→到编辑修剪长出来的线条→用直线→确定线条;
17. 把线条集合→变换→尺寸等同→确定→点线条→水平尺寸等同→确定→【Y】对齐→组合对齐→点线条→中心打√→顶部√→确定;
18. 集合→变换→镜像(找中点)点一下拉一点(直线)→上下复制好了;
19. 先把图形复制5个(四个好了)→变换→平移(往后拉一个直到端点出来);
20. 集合(按点)→微调角度(90)→Shift+(↓)键→把图形移下来;
21. 绘制→直线换两个直线→编辑→单线等距→确定→点直线朝下→再把没用的线条取消→把两条直线集合点;
22. 变换→尺寸等同→对齐→组合对齐→再点一下内线→点线→等同方向→竖直尺寸等同→确定→图形对齐(打中心√)→右边打√→确定→集合→变换→镜像→找中点→镜像到左边即可;
23. 再剪修和延伸(四个角落);
24. 再删除博古线的外框(第三条);
注意:1.博古线一定要集合才行;
2.可以用编辑里的链接;
3.博古也要→变换→放缩;
25.用多义线与镜像画完中间部分(也可用直线,测量)
26.画椭圆时,要打开圆角矩形
在多义线找三点弧,要关掉“+”
在节点编辑工具(合并断点);